
再联想到,近年来国内许多恶性社会问题都拜一些公务员折腾出来的。此次宁波的红头文件,让咋老百姓深受教育,茅塞顿开。为了社会和谐,建议进一步缩减公务员的工作时间,最好不用上班了,这样天下就太平了。
宁波出台这个规定,至少说明四个问题:一是公务员实在太多了,足以扰乱交通秩序。据统计,1978年以来,全国税收总的供养人员规模达6700万人,占总人口的5.07%,全国每19.72人就缴税缴费供养1人。以前咱们老百姓知道公务员多,只是通过这些统计数据了解。今天终于长了见识,公务员多得满街跑,居然能扰乱交通秩序了。
二是公务车太多了,已成为阻塞交通的主要元凶。全国到底有多少公务车没法统计,但可以从上海市的统计数据中窥见一斑。上海市政协的一项调研显示,目前上海拥有各类公务用车近20万辆,相当于出租车总量的4倍。这么多的公务车,成为交通拥堵的元凶自然就不足为奇了。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北京在对公务车实行单双号行驶之后,道路交通会畅通多了。
宁波市下发这样的红头文件,意味着宁波市的公务员每天工作时间缩短至6.5小时。堂而皇之的理由是,为了缓解交通拥堵。这一招还真灵。地媒体报道,新规实施第一天,宁波市交通拥堵有了明显的改善。据说,宁波当地不少市民为政府想方设法解决交通拥堵拍手称快。其实,我们更应该感恩戴德的是,这一举措折射出来的社会现状给我们补了一堂常识课,让咱老百姓长了见识。
昨天,宁波市委办公厅、市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:12月21日起,宁波市、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实行错时上下班。根据通知,宁波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上班时间为上午9时至12时,下午14时至17时30分。(12月21日《浙江在线》)
第三是公务员平时就很清闲,与其让他坐在办公室磨洋工,倒不如早点让他下班。对于公务员来说,手里捧着旱涝保收的金饭碗,又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,当然也就乐得清闲。在办公室“一杯茶一张报纸”的悠闲方式,似乎委屈咱们公务员。
第四嘛,是一项划时代的新发现。我们这一代所接受关于公务员的教育,不外乎公务员是“人民公仆”、“社会发展垫脚石”之类的,时不时还会在媒体上看到诸如“大幅度增加公务员人数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”这样的高论。宁波公务员少上班,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事实,完全颠覆了笔者此前灌输教育形成的价值观。原来公务员们少辛苦点,对社会的进步反而大有裨益。